杠杆炒股平台大全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斩断网络“猥亵黑手”势在必行
发布日期:2024-07-31 13:54    点击次数:18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宇轩|北京报道杠杆炒股平台大全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条例从多方位入手,力保未成年人安全“触网”

  该条例出台的背景之一是,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同时,利用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未成年人违法使用互联网以及未成年网民个人信息泄漏的案例数量居高不下。

  据统计信息,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其中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1亿,已接近网民总数的20%。

  这一时期,随着网络通信、网络游戏、短视频、网络交友等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日渐流行,伴随而来的是,针对或利用未成年网民实施的网络诈骗、网络暴力、校园霸凌以及性犯罪等现象屡见报端。

  在该条例出台之前,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年5月公布的统计信息,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61人,起诉未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犯罪7221人,共立案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41件。

  条例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立法规范。其正式施行必将对上述诸类犯罪予以震慑和打击。

  条例的总则部分明确,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同时要求学校、家庭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同时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应当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等。以及,新闻媒体应当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条例中多个条款对“隔空猥亵”类严重犯罪具有针对性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条例中对未成年人接触的网络信息内容进行了严格规范,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赌博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网络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发送、推送或者诱骗、强迫未成年人接触含有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这些规定与公检法机关重点关注和打击的“隔空猥亵”类犯罪行为较为契合。所谓“隔空猥亵”,是指行为人以满足性刺激为目的,以互联网为媒介,打着“个性交友”“招募童星”等幌子,诱骗、胁迫未成年人进行“裸聊”,或发送“裸照”“裸体视频”等的违法犯罪行为。

  据江苏泰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结合多宗案例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这类犯罪行为具有以下几项特征:

  一、隐藏身份,获取信任步步诱入圈套。在社交软件、游戏社区等网络集聚地,犯罪分子有目的地寻找年幼女童作为作案目标,利用线上易于隐藏真实身份的漏洞,通过冒充女性、谎报年龄等方式,与被害人建立信任,再利用未成年人的性好奇心,引诱被害人拍摄、交换裸照。二、小利引诱,罗织陷阱诱使女童上当。当前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中风靡,特别是很多手机小游戏深受学生喜爱,有的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游戏中设计精美的道具都需要付费购买,很多未成年人因为“囊中羞涩”望而却步。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蝇头小利诱使被害人上当。三、要挟威逼,控制把柄犯罪逐步升级。未成年人对网络空间的复杂性缺乏充分认知,在向自以为不会产生交集的陌生人寻求私密话题时,容易掉入圈套,特别是一旦向犯罪分子提供真实信息、隐私部位照片后,很容易成为对其进行精神控制的“把柄”,导致犯罪延续乃至升级。四是自护力弱,事发后未能及时寻求帮助。泰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14件“隔空猥亵”案件中,没有一件系被害人上当后及时报案而案发,很多未成年被害人由于认知有限,没有第一时间向家人、老师寻求帮助,导致侵害持续。五是案发迟滞,隐私保护成为最大难题。由于案发不及时,被害人隐私照片、视频被犯罪分子持续占有,且有的用于上传非法平台出售牟利或在非法群组交换共享,进而导致非法传播未成年被害人隐私处于不可控状态,彻底消除影响难度大,这也成为很多被害人父母的最大担忧。

  逐步完善的立法、司法过程,正在形成未成年“保护网”

  诸如上述针对未成年人的严重网络犯罪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予以重点整治。

  此前,最高检针对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等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等同于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至2023年10月已累计追诉犯罪3000余人。针对通过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现象,最高检还制发了“六号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推进综合治理。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2023年6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胁迫、诱骗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视频聊天或者发送视频、照片等方式,暴露身体隐私部位或者实施淫秽行为,符合刑法相关规定的,以强制猥亵罪或者猥亵儿童罪定罪处罚。

  此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杠杆炒股平台大全,与上诉检察建议、司法解释等共同形成一张“保护网”,对互联网上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形成有效法律保障。